鸡肋。
在和其他公司,尤其是医疗器械的聊天时,经常会有类似这样的对话。
“现在手里有多少个号?”
“一百多个吧,隔几年加几个。”
“厉害厉害,我们只有几十个,还得多向您学习。”
其实这里谈到的“号”,就是产品的注册证号或者备案号,有了号,就预示着随时可以生产,所以号多可以体现公司研发和生产实力。想想当初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刚问世时,国内的热度,我们也就容易理解这种对文号的狂热喜好。现在新冠影响逐渐势弱,没人知道最终走向,但已经有公司主动注销了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。
根据药监局近日消息,深圳市一家企业主动申请注销其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注册证。
图源:药监局
根据企查查消息,企业并非小公司,也是已经创办了十几年的大厂,当然这个试剂盒与常见的胶体金法不同,是荧光免疫层析法。
图源:企查查
一个产品,除了主动注销,其实还有就是不延续注册,到期后也能实现注销的作用。现在主动注销,更多的可能是企业自身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向的变动。很多时候,只有分手才知道哪个是真爱。直接注销掉的好处是后面不会再因此而被省抽样、国抽样,降低接待精力。另外也逼着自己寻求更好的方向,不会再盘算着“疫情会不会反复”之类的谜题。
还有就是万一被仿冒而上市销售,也可以直接声明与自己无关,这种仿冒事件在疫情中出现过。有的是贴牌代工直接放大产量然后偷偷卖掉,有的是直接仿冒,主打的就是一个时间差,在正品上市前先卷一波热钱。就如同前段时间的辉瑞药被印度药仿冒,任何药品医疗器械的稀缺,都会形成仿冒假货的生存环境。
疫情这几年,有很多体外诊断企业其实步履维艰,有的城市甚至出现了从二百多家降到八十多家这样的覆没率。新冠产品,尤其是核酸检测试剂盒相关的,有没有抓住机会生产上市,是直接影响其生存水准的。那为什么很多生化企业甚至药企,在进军这个领域时,会选择临时工,甚至劳务外包形式的雇佣关系?考虑的就是这个市场的不稳定性。做别的产品卖不掉,而做这个产品,你必须考虑,需求能持续到什么时候,一定要避免投入太多。设备你可以改装,人一旦入职,是难以安排的。不清楚当年连花清瘟火爆时,招聘的那一批人员最终去向哪里,但肯定是会离开的,毕竟主职人员已经能满足常规生产规模。
后面可能会有更多的企业选择主动注销,这个更多的是考虑到审查及年度报表,毕竟抗原检测试剂盒属于三类,在医疗器械中是最高级别的,预示着高频的抽检及飞检,企业不会愿意在这上面花费太多精力。还有一点就是产品的耗材备货等因素,除非按订单生产,很多企业还是遵循备货备料制度,面对如此鸡肋的产品,实在没必须继续下去。但最重要的是,市场需求的减少,包括这次二阳,很多人也只是按照症状来治疗。至于是不是阳了,定性判断的意义在民间似乎已经不大。
倒不是说鼓励注销,毕竟单一个案难以说明规律性的东西,而规律性必须要考虑大样本数量。只是这个开端,已经带来很多预兆了,你会觉得成为一种趋势吗?